在扶持政策和研发技术的双重加持下,我国新能源汽⻋产业扶摇直上,经历了“⼗五”初始化布局、“⼗⼀五”产业化储备、“⼗⼆五”⽰范化推⼴,“⼗三五”商业化成⻓,“⼗四五”初期的全⾯市场化开拓、规模化增长,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多年来,国家、地方先后推出600多项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涵盖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安全监管等多个层面,诸如: 购置补贴、运营补贴、不限行、不限购、专用号牌等,均有力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成长。
- 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幼稚期”步入“成熟期”,渗透率持续攀升,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 行业洗牌时刻,造车新势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现
1、自动驾驶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部分企业估值缩水、裁员倒闭,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无法商业化。同时,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开放测试区域不断增加,辅助自动驾驶前装搭载率持续提升,渐进式路线成为行业共识。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2、政策转向,补贴消失,市场开始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优胜劣汰加剧
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向市场化进军,赛道出现生死竞速,低效产能正在逐步淘汰。短期看,“国补”退出会对市场热度造成一定影响,带来激烈的市场同质化竞争。长期看,市场化进一步促进技术水平提升、企业成本控制管理能力提升、品牌集中度提升,从而助力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3、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力技术,掌控更多话语权,市场开始由“价格战”转为“价值战”
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竞争格局逐步进化到拼成本控制、拼技术储备、拼研发投入等硬实力的阶段,头部企业“以技术要效益”,终端用户从关注“价格”回归关注“价值”、关注产品。
4、新能源汽车关联产业深度融合,产业边界“扩大化”“模糊化”,从“技术”进化到“生态”
新能源汽车是软件硬件融合的复杂移动设备,在机械产品基础广泛吸纳电动化、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先进制造新技术等新型产业生态,成为众多产业融合创新的综合平台。
5、新能源汽车高技能人才需求规模不断加大,人才升级迫在眉睫,人才建设得到重视但缺人现象尚未缓解
人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资源和灵魂,加强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可提升新能源汽车未来大市场的竞争力。当前,新能源汽车高技能人才需求规模不断加大,人才升级迫在眉睫。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需求趋势
- 穿越周期,新能源汽车产业招聘需求三年持续攀升
- 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吸纳能力强,人才流入是流出的1.65倍
- 技术岗位招聘薪资大幅上涨,汽车电子工程师已翻倍
- 热招岗位薪资排名,算法工程师6.7万领跑
- 供需失衡:工程师类需求旺盛,项目经理竞争激烈
- 上海人才吸引力最强,南京企业招聘需求最旺
- 比亚迪、蔚小理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黄埔军校
三、新能源产业人才供给分析
- 薪资逆势增长,2023年超1/3新能源汽车从业者实现涨薪
- 年龄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打破35岁危机
- 经验丰富者更受青睐,“年轻”不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刚需
- 行业仍由男性主导,新能源汽车静待“她力量
- 学历友好广纳英才,高学历技术人才需求强劲
- 公司点评成从业者求职参考的首选
- 高速增长的副作用,4成从业者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卷出龙卷风”
- 越卷越认同,超过80%从业者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正确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觉得卷的人群中,认为自己职业选择正确的比例接近或超过80%,而在觉得不卷的人群中,职业认同度仅为60%。
- 从业者看好的TOP5品牌:比亚迪、特斯拉众望所归,蔚来理想吉利紧随其后
四、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人才培养速度跟不上产业的高歌猛进,人才短缺已成常态。目前主要痛点包括:人才总量短缺、高层次人才欠缺、人才结构/区域分布不均、匹配性人才培养速度慢、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不足、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与人才知识结构需求偏离、毕业生理论有余实践不足、高校知识更新选代弱等。
1.人才培养方向有待多元化,复合型与专业型人才奇缺。
新能源汽车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对技术人才、设计研发人才、管理人才有较高的复合性和专业性要求。除了要具备传统车辆工程所需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车辆、电化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整车控制、汽车电子、软件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术。2.缺乏专业教师队伍,理论型教师与实践型教师的配备不协调。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专业,创新后的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的特殊性都要求教师具备将多学科融汇贯通的能力。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缺乏专业教师力量,院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力度不足,导致企业的复合型人才未能参与在日常教学中,无法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无法提高与实际生产的契合度。
3.新能源汽车企业缺人才规划,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
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急于求成等原因出现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缺乏人才规划,培训不到位,缺乏激励与绩效考核等问题,不利于企业选择优质人才并在过程中调动员工积极性,不利于员工发展的稳定性。
4.缺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无法保证岗位适应性,缺乏从校到企的过渡。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完成实践教学的基础,应积极寻求合作企业,增强与企业间的互动,打通基础教学、生产开发、成果转化、技能人才培养和产业化链条,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着力建设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的应用技术类型的集产、教、研、训、用为一体的技能人才综合培养模式。
报告领取▽
《
扫码回复【新能源汽车】获取
广东善世企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覆盖全国的人力资源综合服务集团。通过为客户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中高端人才寻访、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咨询与培训等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更丰富的人力资源供应、更优的配置结构和配置效率、更低的经营风险和运营成本、更灵活的组织和更高效的流程。公司注册资本3300万元,在广州、深圳、成都、北京、上海等20多个城市设立了30多家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