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媒体中心 HR红宝书

31年创业经验,总能冲破至暗时刻,他的人才观有点东西

日期:2024-08-05

此前,“东方甄选公告董宇辉离职”让网友们热议不下。现在想想,算上董宇辉的话,新东方已经向社会“输送”了多名优秀人才,有网友曾经统计过从新东方离开的创业者,比较知名的有罗永浩、徐小平、李笑来、陈向东等等。


图源:百度热搜

图片

有人说,新东方留不住人才,也有人说正因为招的都是优秀人才,所以单飞概率较大。事实上,早期的新东方为了快速打开市场,吸纳了大量的社会优秀人才,并且给予了老师足够高的薪酬福利。


有能力的员工+资源好的平台,无论是眼界、实力还是财力都会蹭蹭上涨,这种情况下,员工难免想自己出去闯闯。


如今,新东方已经31岁了,期间曾经历过多次至暗时刻,俞敏洪也坦言几度游走在崩溃边缘,他的人才管理理念是怎样的?如何看待优秀人才的流动?本文综合俞敏洪的多个演讲信息整理,为大家提供参考。


POINT 01

人才识别 >>

公司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员工?


1. 价值观不一致,不必强留


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家人、亲戚们都在身边,能方便地协助我,我也很自然地依靠他们,当时的“分包责任制”也极大地激励了大家努力工作,做出业绩。


但后面不规范的家族管理,越来越阻碍公司发展,如果仅因为碍于人情而强留他们,只会让公司死翘翘,这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所以我引进了外部人才,有了新的合伙人。


新东方上市后,许多人希望通过资本重组,把自己的股份套现,大赚一笔,但这不是我想看到的。如果这时候我还一定要把这些合伙人强留在公司,认为这才是公司健康发展的标志的话,那公司最后的结果还是死翘翘。


因为大家已经完全合不来了,思维不一致,利益不一致,共处共事只会带来矛盾与冲突,使公司偏离轨道,走向灭亡。


图源:新东方官网


2. 在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用不同的人


一些创业团队,四五个人、七八个人喝顿酒,吃顿饭就凑成了。我对这样的创业团队进行过跟踪,最后发现其中80%的都散架了。但有一种团队很稳健,就是创始人先独立创业,随着项目需要不断引进人才。



我深刻意识到家族成员会变成新东方的发展障碍。基于此,我到国外把大学同学、中学同学招回来,他们从才气到能力,都盖过了我的家族成员。


助他们的力量,我把家族成员清理出了新东方,成功将新东方推进了新的发展阶段。


后来,新东方要在美国上市,单凭我自己是完全不可能的,必须要找一个顶级的美国上市专家,开出顶级的工资,才能保证顺利上市。


所以我去美国面试了4个人,用4个晚上无限制地聊,把这个人到底有什么样的能力聊出来。最后选中的那个人,长相很难看,但是很聪明,这个家伙的中文名叫谢东萤,后来作为CFO,在新东方待了10年。


3. 达到权力、利益和人情的平衡


业的发展要平衡好三大块儿——权力、利益和人情。当初我请朋友们回来共建新东方,每人分管一个领域,自己赚钱自己花,所以没有利益上的冲突,人情与利益兼顾。


后来,新东方的事业不断发展变化,使得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需要重新进行公司化改造,个人的利益面临重新分配。



我早期管理新东方时,总是在利益和人情之间找平衡点。但最终,我决定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当时我意识到,最重要的是留住手下的好老师。


在以友情为基础的结构里,你不能下命令、不能指挥,只能通过友情来权衡利益和权力,很可能形成一个矛盾圈和是非圈。


大企业的内部管理十分复杂,很有必要借助制度对员工的行为加以规范,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规律。


4. 谁把自己当老板看,谁死得最快


是一个所有关系都重新界定的时代。我在深刻地思考一个问题:我和员工到底是什么关系?



以前,我会不假思索地认为自己与员工就是雇佣关系。但现在我看着这些员工,这些任课老师,觉得他们是我的老板,关系全部倒过来了。如果他们不愿意选择在我这儿工作,其他出路也非常多。


我常常想,如果我比这个时代早走一步,在几年前就把他们看作合作者而不是雇员,把这个关系重新定义,那么很多新东方的老师可能会留在新东方内部创业,而不是出走创业。


某种程度上,团队力量大于公司力量,我需要建立一个平台,把所有有能力的人集中起来,整合资源,促进双方正向流动。


新东方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解体、重组,并产生新的组织结构的过程。现在很多人已经留在新东方,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而我共享他们的成果。新东方成就了这些群体组织,这些群体组织又反过来成就新东方。


POINT 02

人才发展 >>
员工创业未必是坏事激活组织活力与反应机制是关键


俞敏洪不认为员工创业是一件坏事,他还鼓励新东方的人内部创业,因为这可以形成一个人才流动和发展的机制,也就是说创业就要离开原有岗位,离开新东方的保障,去独立地运营和发展。


如何看待人才的流动与发展,俞敏洪有自己的看法。


1. 团结核心人才,让年轻人赢得“三台”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和事业来说,你要先把人才留下来,就是要把最核心的人才团结起来一起去干大事。


如果一个企业留下来的都是工作了七八年、十几年都不愿意走的老员工,还有一批拿着非常高薪的管理者,中间阶层就空掉了,这个企业最后一定会走向衰败。


所以要想办法团结最核心的人才,并且要让年轻的后起之秀不断地赢得我说的“三个台”,就是赢得工作的舞台、赢得发展的平台、赢得可靠的后台,这才是一个机构要做的事情。


2. 用靠谱的人,做伟大的事,分更多的钱


新东方有三句话:用靠谱的人,做伟大的事,分更多的钱。对于新东方来说,第一要素是要有靠谱的人,第二要素是要有一个伟大的目标。


大家愿意为这个目标一起共同奋斗,大家为这个目标的实现而感到荣耀,大家把这个目标的实现,作为自己的终身价值,我觉得这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第三才是分更多的钱。


3. 鼓励人才流动,激活员工反应机制


同时,还要创造内部人才流动的平台和机制。为什么呢?我们常常发现,如果一个能干的人在某个岗位上发挥的余地并不大,或者说这个岗位发展的空间并不大,那么这个人才就浪费掉了。


所以一定要不断地创造人才的内部流动机制,来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在他真正擅长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而且,每过一段时间,机构中间的队伍结构就要进行调整。我们常常说轮岗机制,轮岗机制能够激活每个人的机制反应。你把一个管理干部,放在一个岗位上一辈子,他的能力只会越来越弱,为什么?他到最后都不要动脑筋了,一个工作干了两三年以后,已经变得非常熟练了,以至于不用动脑子就知道这个工作怎么做了,所以他的进步就停止了。


如果你的机构中,用了一大堆这样的管理干部,到最后整个机制就会失去活力,就没有人再想遇到危机的时候到底怎么办。所以一定要把队伍的人进行适当地调整,激发他面对危机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POINT 03

人才与组织增长 >>

不确定环境面前企业如何增强组织韧性?


企业要面对的危机,除了经济形势,还有国家政策、产业转型、科技发展、内部管理等。在这些问题的前提下,我觉得企业的韧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共同的价值观和使命感

第一个是企业始终一贯坚持的,全体企业人员,包括员工、管理者都认可的,并且内心非常崇敬的企业价值观和使命感,这是非常重要的。


@灵活的组织和人才配置

第二个是有足够灵活的组织结构和人才配置,来面对所遇到的危机以及寻找未来的发展机会。这些东西需要企业具备一种平等、敢于讨论、敢于思考、敢于争论的文化。


@组织与个体的学习能力

第三,毫无疑问,企业和人一样,韧性还体现在企业的学习能力上。不管是新的管理模型还是未来的新商业机会,学习能力都很重要。这种学习能力包括让企业员工大量学习,新东方要求所有员工每年都要读30本书以上;也包括企业跟外面世界的对接,比如向国内、国外的优秀企业学习这样的对接,尤其企业老板也要有这样的学习能力。

POINT 04

数治化管理 >>

企业未来如何持续成长?

数字化必不可少,并走向数治化


数字化对于每个企业而言都必不可少,俞敏洪认为数字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企业内部数字化的发展和管理,以及它的业务模式的数字化。


比如,教育领域出现的在线教育,音视频和文字大量数字化的组合,这是企业内部包括业务和管理在内的数字化的典型标签。在数字化管理中,各个企业现在都不会再用算盘去计算自己的财务,大量企业都在用财务软件,这就是一个企业内部管理数字化的明证。


另一方面是寻找外部数字化发展给我们所带来的机会。


对于商业模式来说,一头连接的是生产者,另一头连接的是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越长,物价越难以预料、难以稳定,而且中间状态所消耗的成本会更高。现代数字化世界的发展过程,就是让信息不断对称的过程;信息不断对称的过程,就是不断缩短这种中间交换信息的距离的过程。


一个企业的发展最主要的是,把企业原来的长处和新的商业机会结合起来。


新东方原来的企业长处是老师的知识性和能说会道,那么面对镜头的这种侃侃而谈和对商品的介绍结合起来,加上直播模式本身已经非常完善,就抓住了新的商业机会。


————

参考文献:

俞敏洪著作《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中信出版集团

俞敏洪在“2022金蝶全球创见者大会”上的发言

https://www.hrsee.com/?id=4256

老俞开课|10-5如何看待人才的流动和发展|新东方网

https://www.xdf.cn/201909/10980841.html


关注小善

回复【招聘量化】

获取资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