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媒体中心 媒体中心

企业减免延社保费、毕业生就业有补助!稳定就业,广东这样做...... | 政策汇编

日期:2020-04-28

今天下午16:00

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举行新闻发布会

通报我省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况

重点介绍广东在疫情期间

就业情况以及保障企业用工

稳定就业岗位的工作情况

发布会邀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

以及佛山、东莞市人社局有关负责同志参加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是“六稳”之首。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稳就业作出重要指示,特别强调,“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


省委、省政府多次专题研究,出台2.0版“促进就业九条”,统筹部署做好疫情防控和稳定就业工作。人社部门也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促进就业稳定。







● 在资金方面,全方位减负稳岗。


疫情发生后,一些企业资金链承压较大。我们第一时间实施社会保险费“减、免、延、缓”政策;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对不裁员、少裁员企业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对员工受疫情影响不能及时返岗的,给予稳岗工资补贴。这些政策组合拳,强有力地减轻了企业压力。2-3月,共为全省企业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减免延社保费393亿元。


 在用工方面,多层次解决难题。


疫情发生后,一度出现了“企业招工难,员工返岗难”的两难困局。针对这些情形,我们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建立“两个机制”,立足“三个层面”加强用工调度,有力支援了企业复工和员工返岗。“两个机制”就是通过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为核心产业链企业新招员工超过14万人。通过大规模网络招聘机制累计召开网络招聘会2482场,发布岗位328.3万个,帮助达成就业意向25.2万人。开展人力资源行业战“疫”公益联盟行动,服务求职人数31.5万人,求职培训19.1万人。


“三个层面”就是通过市内调剂共享、省内对接挖潜、省际协作输入等途径加强用工调剂。其中,市级层面,通过企业互助调剂、共享员工等方式调度员工超过10万人次;省内层面,新增引导8.9万名粤东西北地区劳动力到珠三角地区务工;省际层面,通过“点对点”组织返岗专车5963趟、专列73趟、专机5趟输送25.1万名务工人员返粤返岗(其中湖北籍务工人员12.5万人)。


● 在服务方面,精准化开展“三送活动”。


针对部分企业不了解、不掌握政策,或者忙于复工复产无暇申请享受政策的问题,以及技工人才紧缺的实际,我们主动上门服务,省市县联动精准开展了“送政策、送资金、送技工”活动。送政策,就是梳理人社部门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政策清单,“点对点”向企业精准推送,开展网络培训活动,扩大政策覆盖面和知晓度。送资金,就是精准核算费用,强化资金调拨,大力推动人社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移动办”、“预约办”,确保疫情期间人社服务“不掉线”。送技工,就是组织工业百强核心产业链企业和技工院校应届毕业生对接,帮助企业缓解技工短缺问题,全省有6.6万名技工院校学生开展顶岗实习。







通过努力,目前,全省企业生产用工需求已基本得到有效保障。截至4月11日,全省监测企业复工率达97.8%,规上工业企业接近全面复工,监测企业务工人员返岗率达97.1%。与此同时,随着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相关领域失业风险有所加大,加上我省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稳定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在充分预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我省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发展大局稳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围绕实施精准防控,突出重点群体,强化兜底保障,织紧织牢就业保障网等方面作出部署。我省也结合实际提出了很有含金量的贯彻意见,如,允许各地结合实际提高中小微企业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标准、允许工程建设项目缓缴免缴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开发临时性公益岗位兜底安置受疫情影响失业人员、延长部分高校毕业生择业期、对湖北籍2020届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等等。


下一步

将认真抓好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

并在以下三个方面着重发力

NO.1

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再加码。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十项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对长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落实“一对一”跟踪服务。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群体就业,助力完成精准扶贫攻坚任务。加大对湖北籍劳动者关心关爱,确保就业公平。

NO.2

推动三大就业工程再升级。进一步发挥“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就业缓冲器和人才储备库作用,加大整合升级力度,把“授之以渔”提升技能作为促进就业的关键一招,以“小切口”推动解决就业“大问题”。

NO.3

预防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机制再完善。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多维度开展就业失业风险监测,持续跟进研判就业形势,紧盯重点地区、重点群体就业形势和就业关键指标,做好风险预判预警。同时,加强政策研究和储备,完善规模性失业风险应对预案,强化风险应急处置。


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
省人社厅副厅长葛国兴
佛山人社局副局长刘国斌
东莞人社局副局长吴柏安
作出如下回答


记者提问


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企业受影响比较大。请问省人社厅,广东有什么具体措施帮助这些企业稳定就业岗位?


葛国兴:谢谢你的提问。


做好企业稳岗工作,是稳定我省就业基本盘的关键。今年2月,我省人社、医保、财政、税务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实施意见》,主要通过免、减、延、缓、保五大措施,将阶段性减免社保费与延期缴费社保费和缓缴社保费等政策叠加使用,推行“不见面”服务,企业“免填单、免申请”即可享受免、减、延三类政策,最大程度发挥政策减负效应。2-3月,共为全省企业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减免延社保费393亿元,退回已缴纳的社保费67亿元。


同时,我们也关注到,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企业的用工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一些企业还可能减少用工。为鼓励企业稳定岗位,我们专门实施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接下来各地还可根据失业保险基金结余情况,将中小微企业的返还标准最高提至100%;对生产经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较重的困难企业,返还标准按不超过6个月的当地月人均失业保险金,或按不超过3个月的企业及其职工应缴纳社会保险费确定。今年以来,我们累计向79万家参保企业稳岗返还失业保险费94.7亿元,惠及职工超过1690万人。


此外,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吸纳就业的政策。如每吸纳一名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给予5000元补贴;每吸纳一名退役军人就业的,给予1万元补贴。


下一步,省里将加强省市联动和资金保障,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帮助企业抵御疫情影响,提高企业稳岗积极性。







记者提问


马上要迎来毕业季,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将会面临很大压力。请问省人社厅,广东有什么措施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


葛国兴:谢谢你的提问。


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2020年,我省应届高校毕业生总量超过60万人,比去年增加3万人,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们部署实施了促进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十大行动”,进一步拓渠道、优服务、强保障,全方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 实施基层就业服务岗位历练行动,在全省招募1000名2020届高校毕业生从事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优先招募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


● 实施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行动,依托省内产业链龙头企业、100个重大项目、制造业前100强企业、商贸流通业前100强企业等用人单位,开发10000个以上适合高校毕业生的3-12个月优质就业见习岗位。


● 实施“三支一扶”基层服务行动,在全省招募2000名高校毕业生从事“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进一步优化招募结构,岗位设置向“支医”“扶贫”适当倾斜。


● 实施大规模招聘行动,开展1000场高校毕业生线下招聘活动、500场线上招聘活动、20场左右广东省急需紧缺人才招聘洽谈会和100场就业创业政策进校园活动,满足高校毕业生多元化求职需求。目前,我们落实人社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通过广东就业网、广东省急需紧缺人才平台和21个地级市、121个县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网站联动,每月定期举办广东特色专场招聘会,已经累计提供职位数约82万个,约29万人次在线投递简历。


● 实施国有企业就业引领行动,要求省内国有企业招收大专以上应届高校毕业生数量比上年实现一定比例的增长。


● 实施民营企业就业支持行动,对到民营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业态平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落实社保补贴、就业补贴等扶持政策。


● 实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项行动,组织全省有计划补充2020届高校毕业生的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统一开展专项招聘行动,提升招聘效能。


● 实施人社系统事业单位专项招聘行动,全省人社系统直属技工院校和事业单位统筹拿出一定比例的空编岗位面向2020届高校毕业生开展专项招聘。


● 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促进行动,组织高校毕业生免费参加创办企业培训、网络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


● 实施高校毕业生技能提升行动,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和适岗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狠抓“十大行动”的落地,力争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







记者提问


广东是湖北务工人员的重要输入省,请问省人社厅,湖北尤其是武汉地区务工人员返粤返岗情况如何?你们采取了哪些保障措施?


葛国兴:谢谢你的提问。


广东是湖北务工人员外出就业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有约240万劳动者常年在粤务工,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为我省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受这次疫情影响,今年春节后有近100万湖北籍务工人员(其中武汉约10万人)延迟返粤返岗。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十分牵挂,粤鄂两省政府第一时间对接签署疫情期间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合作备忘录,迅速成立由人社部门牵头的“湖北来粤返粤务工人员安全返岗工作专班”,进一步加强对各地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加大省际劳务协作和有组织输入力度,积极稳妥推进湖北务工人员返粤返岗。通过这段时间全省各地、各部门的精心组织、合力推动,截至4月13日,湖北务工人员已有序返粤返岗超过95万人(其中武汉务工人员超过8万人),总体进展顺利。


为积极稳妥帮助湖北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粤返岗,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保障措施:


● 根据两省疫情防控形势发展需要,及时制订发布湖北务工人员入粤返岗、武汉务工人员安全有序有组织来粤返粤返岗等工作方案和健康指引。分期分批引导和组织符合条件的湖北务工人员返粤返岗,先从湖北荆州地区试点开展,逐步扩大到湖北所有低风险地区,再根据国家部署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积极稳妥推进武汉务工人员返粤返岗,确保安全有序。


● 省市联动并积极联合湖北输出地大力开展“点对点、一站式”返岗专车专列活动,紧扣摸清务工人员入粤返岗需求信息、协调输出地联系筛查确认出行人员名单、有组织集中输送、无缝接驳送达目的地、加强健康跟踪管理等关键环节,实行全流程闭环组织和服务管理,为务工人员提供从家门到车门再到厂门的全链条服务。截至4月11日,广东、湖北两省共联合开行湖北务工人员返粤返岗专列20趟,开展专车服务3762班次,共组织12.5万人乘坐专车专列返粤返岗。


● 加强对湖北务工人员返岗后的关心关爱。指导企业和社区落实各项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健康管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和专项检查,切实维护湖北务工人员在粤求职就业的合法权益,坚决纠正针对疫情严重地区劳动者的就业歧视。湖北人民在抗“疫”斗争中自觉服从大局,作出了重大贡献,借此机会,我们呼吁广大企业,多关心关爱身边的湖北务工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予各方面的关心帮助,争取让更多的湖北务工人员及早实现健康返岗、安全返岗、暖心返岗,共同营造关心支持湖北务工人员在粤就业的良好氛围。







记者提问


刚才葛厅长在发布介绍了“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工程。请问接下来,广东“三大工程”会不会有一些新的措施安排?


葛国兴:谢谢你的提问。


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各个部门、各个地方密切配合,社会积极参与,应该说前期“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取得了一些扎实的成效。现在广东技工人才队伍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249万,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了400万,这个规模在全国是名列前茅的。“粤菜师傅”工程培训了3.7万人。“南粤家政”培训了25万人左右,带动了40万以上的人的就业。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切实发挥好三大工程就业缓冲、人才储备作用,有效促进群众就业。重点实施四大举措:


 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着力促进技能就业。完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引导企业制定企业在岗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计划,推动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8万人次。扩大技工院校培训规模,采取名师下乡、定向培训、送技入村、送培进企等形式开展规模性培训,全年培训200万人次以上。大力开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80万人次。


● 实施“双百结对”实习计划,着力促进稳定就业。组织200所优质职业院校与全省100个重点项目、制造业100强企业、商贸流通业100强企业,以及餐饮、家政类龙头企业建立精准对接关系,根据企业技工需求,推荐院校学生到企业开展见习实习,引导企业优先招聘录用,落实补贴政策。


● 大力优化就业服务,着力促进精准就业。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设立三大工程服务专窗,加强“村企”、“园村”、“校企”对接,每年组织举办不少于1000场专场招聘活动、开发不少于2000个适合三大工程人员的公益性就业岗位,托底安置其中的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困难家庭人员等特殊困难人员。


● 全方位多层次支持,着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依托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等各类创业孵化载体,提供“孵化-投资-加速-辅导上市”全过程服务,吸聚三大工程人才创业项目,促进一批三大工程人才成功实现创业。







记者提问


佛山制造业发达,外省务工人员很多。请问,这次疫情对外省贫困劳动力就业会不会有影响?有没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佛山人社副局长刘国斌谢谢你的提问。


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打赢这场硬战,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面对“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目标要求,作为先发地区的佛山市,正举全市之力,扛起对口帮扶的重任,扎实推进对口帮扶省内湛江市、云浮市以及四川省凉山州的各项工作,立足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促进”,打造精准扶贫的佛山样本。


根据佛山人社部门的最新统计,截至2020年4月13日,佛山市接收凉山籍务工人员已达4201人,超额完成3550人的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率达到118%。同期,我们用心用情用力抓好对口湛江、云浮的脱贫攻坚、劳务协作等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目前,佛山市七大类纳入监测企业的异地务工人员中,已返岗复工约185.7万人,返岗率达到95.94%。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佛山将疫情对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近期,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以及省人社厅的科学指导,佛山市各级人社部门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精准扶贫举措。例如,佛山市针对凉山州升级打造2.0版“佛凉”模式,高效利用佛山人社信息惠民系统,及时完善线上技能培训平台,为贫困劳动力开展免费线上技能培训。2019年佛山市已在凉山州当地11个对口帮扶贫困县建成并开通了“招聘培训信息化服务平台”,捐赠了7台价值150万元的数控机床给西昌职业技术学校。通过线上指导和线下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从去年7月开始,已为近万名凉山州贫困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为150名就近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免费提供了技能培训。


针对省内对口帮扶地市,佛山人社部门从2016年起全面收集扶贫数据,摸清贫困人员底数,建立了专门的“扶贫”工作台账,动态掌握脱贫情况,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这次突发疫情,这些“信息化”“大数据”手段的使用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将企业用工需求数据与贫困劳动力数据精准对碰,将贫困劳动力优先安置到有用工需求的重点企业,实现了余缺调剂、人岗匹配。例如我市顺德区美的威灵电机、新宝电器等重点企业,疫情期间共接收过百名贫困人员就业,以实际行动为贫困地区“脱贫摘帽”。


此外,佛山市委、市政府现已出台并完善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以“真金白银”加大对贫困劳动力的支持力度。财政部门目前已对各项就业补贴实施“再加码”,确保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补贴、技能提升培训补贴、岗位补贴等各方面资金到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就业扶贫两方面工作,确保实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记者提问


最近有媒体报道,受疫情影响一些企业的用工需求减少。请问东莞市人社局有何措施应对就业形势的变化?


东莞人副局长吴柏安谢谢你的提问。


东莞是用工大市,3月底就业登记总人数486.32万,受疫情影响一些企业的用工需求会发生变化,但东莞的产业丰富、产业链比较完善、劳动力市场调节能力比较强,我们主要是从“搭建平台、建立机制、用好政策、优化服务”四个方面做好稳就业工作:


 在搭建平台方面。东莞建有市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仅村一级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就有586个,切实把就业服务延伸到每一个行政镇村。通过镇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提供的就业服务,员工可以很方便在就近镇、村找到工作。同时在东莞市所有镇街都设有公共就业招聘点,企业可以免费在公共就业招聘点设摊招聘,员工也可以直接在公共招聘点找到工作。


● 在建立机制方面。一是创新实施互助调剂用工模式,引导企业间通过用工互助、余缺调剂、非全日制兼职等各种灵活方式,推动本地现有存量劳动力以及企业富余员工尽快上岗。二是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疫情期间通过线上方式促成学校与企业对接,并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线上服务。三是建立分流就业机制。对于个别存在岗位流失的企业,可马上通过分流就业机制对受影响劳动者进行安置,劳动者甚至不用出工厂,便可直接分流到新的工作岗位就业。


● 在用好政策方面。东莞市建立了一套稳定有效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例如,为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东莞市实施的小额创业贷款政策,2019年东莞市创业贷款财政贴息惠及6931人,贷款金额13.28亿元,贴息金额2.05亿元,数额居全省第一。又如,东莞市落实国家和省的惠企政策,今年2月底,东莞市局收到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政策后,经研究立即采取免申请、直接后台数据处理的方式落实政策,在短短3天时间内直接为26.09万家企业退回当月征缴社保费27.49亿元,成为全省最早完成社保费回退工作的地市。


● 在优化服务方面。今年初,东莞市局制定了2020年东莞市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月历,筹划全年精准化的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做到时时有服务、月月有活动,不断优化便民公共就业服务。同时,东莞市推广优化线上求职招聘服务。疫情期间,东莞市充分整合资源,利用部门的招聘平台和社会专业招聘平台,积极举办线上招聘活动。截至4月9日共组织44场线上招聘会,发布了3651家次企业18.8万个岗位需求信息,达成就业意向人数达1.77万人次,成功就业1.46万人。

信息 | 文本内容来源:广东人社,著作权归属原作者。如有疑问,请询问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