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不是锁在柜子里的文件,而是组织中一份独有的气质,回答的是要和不要的问题,更回答了我们完成目标的态度和价值观。
一个企业的文化,高大上一点叫文化的生命周期,但其实就是文化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最初的团队,从0开始,这时候文化就是创始人文化。创始人的传奇故事往往为整个团队的文化底色奠定基础,在组建创始人团队的时候,创始人经常雇用像他们这样的员工,然后用明示和未明示的规范、实践和行为建立文化。随着逐渐越来越大,超过200-300人,我们可能不只两到三层的管理者,这个时候就会基于创始人团队开始提炼和复制我们的文化,授权也开始了。一旦授权开始,这就要求我们复制我们的能力,把能力扩大到不同的部门,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统一的文化或行为准则,去共识目标和对齐动作。这时候是复制文化(复制成功经验),价值共享,和传递要和不要的重要时刻。这个阶段将会出现一个新名词:文化变革。Leader需要重视之前或许很少思考到的问题:我们什么时候需要进行文化变革?
-
-
-
-
迭代:邀请更多的人进行对话,重新诠释这些文化价值观词汇
二、组织能力:组织战略到价值的桥梁
我们讲战略要研究组织能力,所以有一个最核心的原则是:组织设计过程中,我们要确保这些组件和我们的战略是相契合的。文化和领导力,一个是一群人的行为,一个是leader的行为,经常会被放在一起讲。因为文化是leader推行下的结果。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是组织文化诊断的有效工具。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著名教授丹尼尔.丹尼森,在经过对1500多家样本公司的研究后,指出:适应性(adaptability)、使命(mission)、参与性(involvement)与一致性(consistency),这四大文化特征对一个组织的经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丹尼森组织文化的模型,同时也对应着组织发展的一个循环圈。
如果你有创业的打算,或者已经身在其中,不妨顺着这个思路想想,你组织目前的阶段:从使命的阶段开始,组织的建立从两三个人,七八条枪开始干起,从创始人身上开始透出文化,把视角向外,先想清楚企业的立身之本:使命和战略是什么?我们因何而存在?究竟是选人多拥挤的大道,还是人少崎岖的小路?到了一致性的阶段,团队规模渐长,突破200人以后,沟通过程变得繁琐,信息失真也开始影响着决策。需要有一些机制和规则让各部门协调变得顺畅,从而产生一个组织的行为习惯,传递要和不要载体——价值观。接下去是参与性的阶段,从稳定性过渡到灵活性的过程中,我们要基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能力体系和团队,引入更多的人才和授权的设计。最后就是适应性的阶段,由内部视角向外部视角的扭转,我们该思考:是否该基于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重新审视和迭代我们的文化?需要进行文化改革吗?丹尼森文化测评的本意并非让我们了解文化是什么,更不是在那48道问题中,而是帮助我们看清整体中每个维度的最优样本的差距。通过识别差距,思考怎样让组织更高效,一致性践行得如何? 从而找到自己的改善项在哪里?文化是一直存在的,并且永远都会伴随着组织发展,我们需要的不是某个框架或者模板,套用其获得答案,而是要了解组织的阶段,看见我们的改进之处。文化的塑造,本身就是一种结果,管理者的四大核心角色之一便是文化塑造者,通过领导力展现出的身口意,再到团队认可、遵照和践行的魂。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第一期·会议提效百宝箱】线上会议用好这五个tips,高效又有趣!(附线上会议工具分享)-善世研究院
打破团队协作障碍,引导技术究竟有什么用?-善世研究院
CSA高阶引导:复杂场景,你不可不掌握的三个工具-善世研究院